1、二次手术是不是是事故
二次手术大概是事故。对病人推行二次手术是不是构成医疗过错,需依据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来判断。这类标准包含:
1.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需要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职员;
2.行为需具备违法性;
3.需因过失导致病人人身损害;
4.且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当这类条件同时满足时,二次手术才可能被视为医疗过错,因此,不可以单纯地觉得对病人进行了二次手术就构成了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而应具体剖析手术是什么原因、过程及结果。
2、什么情形不是医疗事故
在医疗活动中,有几种情形是不是医疗事故的。
1.在紧急状况下为抢救垂危病人生命而采取的紧急医学手段,即便导致不好的后果,也不是医疗事故。
2.因病人病情异常或体质特殊而发生的医疗意料之外,同样不是医疗事故。
3.在现有医学科技条件下,发生的没办法预料或不可以防范的不好的后果,与无过错输血感染导致的不好的后果,也不是医疗事故。
4.假如因患方缘由延误诊疗致使不好的后果,或者因不可抗力导致不好的后果,这类情形同样不被视为医疗事故。
3、医疗过错怎么样认定赔偿
在医疗事故争议中,假如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病人或其家属有权需要赔偿。
1.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包含: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与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2.对于医疗过错赔偿争议的诉讼步骤,一般包含原告起诉、法院受理并送达起诉书副本、被告提交答辩状、法院决定开庭审理并公告当事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依法作出判决与判决宣告等步骤。
3.在司法实践中,病人的病情和大夫的治疗方法各异,不可以单纯因二次手术就认定医疗机构或医务工作者存在重大过错。
4.假如病人不配合医疗机构的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从而导致损害后果,医疗机构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因此,法律快车提醒你,在认定医疗过错及赔偿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原因,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